首頁 > 網上書店 > 統計學/金融學/保險學教材

金融經濟學

  • 作者:李德荃 
  • 叢書名:全國高等院校金融學專業主干課“十二五”規劃教材
  • 版次/印次:1/1
  • ISBN:9787566301321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0
  • 開本:185mm×230mm
  • 字數:436千字
定價¥40.00會員價¥36.00

每單第一本書運費10元,之后每本書累加5元 (一次性購買滿100元即免運費)

  • 介紹/前言
  • 目錄

前 言

    按照傳統理解,金融這個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廣義地理解,金融乃貨幣流通、信用
活動、甚或與之相聯系的其他經濟活動的總稱。換句話說,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
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地理解,“金”即“資金”,
“融”即“融通”,金融意即資金的融通,或資金的互通有無。
    在傳統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以商業銀行為主體的金融機構基本上承擔了全社會資金融通的職能。
所以,傳統金融學的核心是貨幣銀行學。
    不過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在發達的市場經濟體中,以商業銀行為核心的間接融資方式在整
個社會資金融通中的地位相對下降,而以券商為核心的直接融資方式日益重要。與此同時,為規避諸
如匯率風險、利率風險之類的系統性風險,名目繁多的衍生金融工具陸續產生,相關交易日益繁榮。
    金融工具種類的增多及其交易的繁榮,為人們的資產保值增值提供了越來越多的選擇。人們已經
可以在不同的市場間自由轉換資產的存在形態。這就使得人們對投融資的理解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在
許多投資者看來,資金的融通(無論是資金的融入抑或資金的融出)僅僅是投資者進行資源的跨時期
安排的需要,或者是資產實物形態轉換的結果。換句話說,如何在不確定的環境下,對資源進行跨時
期的最優配置已經成為現代微觀經濟行為主體的基本決策目標,資金的融通只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
而已。
    正是在這一背景下,金融問題就由單純的資金融通問題拓展成資源的跨時期配置問題。由此,現
代關于金融的定義是:在不確定性環境下,經由金融市場對資源進行跨期最優配置的行為。
    當然,這里所謂的“資源”意即資產。嚴格說起來,它應該既包括實物資產,又包括金融資產。
但在談論金融這個詞匯的時候,我們的著眼點通常僅限于金融資產的范疇。由此,也可以將金融定義
為:在不確定性環境下,對金融資產進行跨期最優配置的行為。
    金融定義的這種演變體現了金融學科由宏觀向微觀方向發展的趨勢。
    宏觀金融學把以貨幣作為媒介的整個市場經濟系統作為研究背景,主要探討在資源已經獲得有效
利用的條件下,如何充分地配置(使用)資源。它把充分就業、經濟增長、物價穩定和國際收支平衡
作為國民經濟實現良性循環的標志,著重于宏觀貨幣經濟模型的建立和實證研究,籍以提出有用的貨
幣政策結論和建議。
    微觀金融理論主要以市場經濟系統中的金融市場為背景,針對投資者、中介者和融資者等微觀主
體的行為展開分析與研究,把探求各微觀經濟行為主體的決策規律,確定金融資產均衡價格的形成機
制作為學科理論的研究重點。在資源能夠獲得充分利用的條件下,怎樣才能最有效率地配置資源,或
者如何應對資源的非有效配置狀態,解決金融市場失靈的問題是微觀金融理論要回答的核心問題。
    微觀金融理論與宏觀金融理論之間的關系可以類比于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的關系。這并
不奇怪,因為微觀金融理論與宏觀金融理論分別包含在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當中。因此,正像微
觀經濟理論可以稱為價格理論一樣,微觀金融理論也可以稱為金融資產的價格理論。
    但是,微觀經濟學的歷史要早于宏觀經濟學的歷史。微觀經濟學實際上是對凱恩斯主義之前已有
經濟理論的概括稱謂,而微觀金融理論的歷史則要晚于宏觀金融理論的歷史。金融理論的微觀化是最
近半個世紀金融經濟學科發展的最新成果,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微觀金融理論又被稱為現代金融經
濟理論。
    金融經濟學旨在將(微觀)經濟學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應用于分析金融問題。一般來說,它首先要
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經濟問題,然后建立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的基本概念、理論框架和一般原理,
進而在既定理論框架下,應用相關原理來構建解決具體金融問題的理論模型。這些概念、框架和原理
通常涉及時間和風險、資源配置的優化、風險的稟性和測度、資產評估等。
    作為金融專業本科階段專業基礎課程用書,本書不刻意追求所謂數理方法的原汁原味,而是力圖
向初學者闡述清楚與現代微觀金融經濟理論有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作為學生進一步從事金
融專業研究的基礎。本書力圖闡述清楚如下三個核心的問題:
(1)在不確定性條件下,經濟主體實施跨期資源配置的決策方法。
(2)關于作為各個經濟主體跨期資源配置決策結果的金融市場整體行為,亦即資產定價的方法。
(3)關于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對經濟主體資源配置決策的影響,亦即關于金融市場的作用和效率問題。
本書的結構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部分。在第一部分,本書給出了市場風險的定義及其測量方法;引入
了期望效用函數的概念及其存在性定理;探討了風險決策的基本邏輯;最終引入了均值—標準差分析
框架。在第二部分,本書闡述了證券組合理論的基本內容;套利定價理論的基本思想;以及布萊克―
舒爾斯的期權定價模型。在第三部分,本書介紹了金融資產定價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例如:凈現值、
投資收益率的計算等)。
本書適合作為財經類金融經濟學課程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經濟學、管理學類學生的學習參考書,還
可作為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的工具書。
需要指出的是,本書的基本內容大多涉及相關學術界的既有成果,本書作者只是在學習和吸納這些成
果的實踐中稍有感悟而已。本書的寫作不同程度地參考了大量的文獻,其中大多數文獻已經羅列于書
后,謹致衷心的謝意!

乐发IV